3d无尽,26uuu欧美日韩国产,特级毛片s级全部免费,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政務 > 重點領域信息公開 > 審計結果公告

關于紫金縣2020年度縣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

發布時間:2021-12-22 來源: 本網 閱讀人次: -
【字體:

  2020年以來,我縣審計工作在市審計局和縣委審計委員會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常委會的監督支持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對審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依法履行審計職責,加強審計監督執法,組織開展了2020年度縣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審計結果表明,全縣各部門各單位認真落實縣有關決議,大力組織財政收入,強化財政預算支出監管,著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努力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完成了年度預算收支任務,縣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總體較好。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加強財政收支管理,積極財政政策提質增效。積極優化收支結構,強化財政預算支出監管,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完成了年度預算收支任務,縣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總體較好。2020年全縣一般公共財政預算總收入84502萬元,一般公共預算總支出518057萬元,各項民生事業穩步發展,財政收支管理不斷完善,財政預算執行總體情況良好,有力保障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加強預算執行管理,預算執行效果不斷提升。堅持量入為出,精打細算,縣本級部門預算執行率102.55%,比上年提高了4個百分點;認真落實厲行節約,推動政府過“緊日子”政策,一般性支出比上年壓減2318萬元,減少5%;投入縣十件民生實事資金完成年初預算的101%,縣財政未安排樓堂館所支出,國庫保障月均水平為0.67倍,維持在正常范圍,“三保”預算支出執行率100%

  ——保障民生重點領域,鄉村振興全面推進。投資14005.49萬元,完成“四好農村路”道路建設項目454740.62公里,245個行政村100%通客車,村村通自來水,飲用水合格率90%以上,蘇區革命老區舊遺址群升級改造、國道G236線重點項目工程有序推進,救災復產重建各項工作得到有效落實,“粵菜師傅”共培訓220人,社會各項事業統籌推進,為我縣鄉村振興向全面推進提供了支撐。

  ——切實加強審計整改,審計監督效能不斷提升。2019年度,縣審計部門分別對財政管理、專項資金、政策跟蹤、資源環境、企業等五個方面進行了審計,發現問題76個,縣財政部門及其他各責任單位認真落實主體責任,積極采納審計建議,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強審計整改,按項、逐條跟蹤督促,成效顯著。據統計,截至202010月底,有關部門單位已整改到位67條,整改完成率88%。通過收繳資金、歸還原資金渠道、規范資金賬務管理、落實或撥付項目資金等方式整改問題金額2.99億元(其中上繳財政金額5.8萬元),制定或修訂完善制度23項。

  一、財政管理審計情況

  (一)2020年度財政預算執行決算草案審計情況。審計部門主要對2020年度本級財政預算執行決算草案編制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國庫運行風險、部門預算執行全覆蓋等進行了審計。2020年度,我縣財政總收入700335萬元(其中上年結余19326萬元),財政總支出668504萬元,對比結余31831萬元。截至2020年底,我縣財政存量資金64122.50萬元,其中:2020年度清理收回存量資金58888萬元。在債務方面,我縣建立健全“舉債必問效、無效必問責”機制,對債務實行動態監控,妥善處理存量債務,嚴格控制新增債務。審計結果表明,縣本級財政決算基本反映了預算執行情況,財政收支管理總體上較為規范。

  (二)部門預算執行全覆蓋審計情況。縣審計部門組織對紫金縣60個一級部門預算執行全覆蓋審計和8個縣直部門財務收支管理情況審計。從審計情況來看,各部門遵守財經紀律的自覺性進一步提高,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力度不斷加大,“三公”經費1009萬元,比上年下降4.9%

  (三)鎮級財政收支審計情況。縣審計部門組織對水墩鎮(2016.8-2020.6)和鳳安鎮(2014.11-2020.8)財政財務收支情況進行了審計。

  二、民生審計情況

  (一)紫金縣“6·10”“6·12”第二、三階段救災復產重建重大工作部署落實及資金和物資籌集管理使用審計情況。重點審計應急機制建立、搶險救災資金和物資使用分配、災后重建建設和效果情況,審計了25個縣直和鎮政府部門,審計調查了4戶全倒戶、農業復產項目16個、公路搶險救災工程10個、災后重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16個等項目,從審計的情況來看,各責任單位認真貫徹上級部署,研究對策、落實措施,積極建設應急指揮體系等。

  (二)縣公共停車場規劃建設審計情況。對縣公共停車場規劃建設情況進行跟蹤審計調查,審計調查結果表明,各責任單位認真落實國家和省有關中心城區停車場所規劃建設管理等指導意見和相關政策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三)紫金縣社保基金審計情況。對紫金縣社保預算編制、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等進行審計。審計結果表明,縣社保局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和省規定的社保基本政策,與市同步完成城鄉居民、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等工作任務。  三、重大政策跟蹤審計情況

  縣審計部門扎實推進重大政策跟蹤審計,促進政策落地見效,聚焦政策不落實、項目不落地以及政策措施不適應、不銜接等問題開展審計。

  (一)“粵菜師傅”、重大基礎設施等項目政策措施貫徹落實審計情況。對“粵菜師傅”工程建設、縣老區建設、財政補助資金使用規范情況、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四好農村路、農村生活用水、現代農業產業園、優撫對象補助、政府職能部門購買情況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跟蹤審計,審計抽查了14個部門(21次),涉及資金4.68億元。從跟蹤審計的情況來看,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有關決策部署,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抓好重大政策落實的關鍵領域環節,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二)鄉村振興相關政策措施落實審計情況。對紫金縣2018-2020年鄉村振興相關政策和資金進行了審計。審計結果表明,紫金縣黨政主要領導認真履行第一責任,研究部署鄉村振興工作,制定出臺相關文件,明確工作任務,健全保障機制。

  四、績效審計

  2020年,我縣認真組織開展了縣“四好農村路”、縣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和文化遺產保護審計,圍繞實施部門涉及政策落實和管理工作的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提出了審計評價和意見。

  (一)縣“四好農村路”建設政策落實和資金使用方面。紫金縣“四好農村路”建設政策落實和效果較好,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著力推進縣“四好農村路”建設,鄉村道路管理機構健全,項目管理較好,100%村村通客車,物流網點覆蓋面達80%,發揮了服務和支撐鄉村振興戰略的先行保障作用。

  (二)縣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和文化遺產保護政策落實和資金使用方面。縣文廣旅體局積極貫徹中央及省市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政策和文化遺產保護政策,實行全免費開放服務,豐富了群眾文化活動,有力地推動了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

  五、資源環境審計情況

  縣審計局對鳳安鎮的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情況進行了審計。審計結果表明,鳳安鎮基本能貫徹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采取措施加強自然資源資產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并取得一些成效。

  六、投資審計情況

  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對紫金縣第二人民醫院建設工程項目和紫金縣殯儀館新館建設項目進行了投資審計,兩個項目已分別投入了18581萬元和9317萬元。目前,紫金縣第二人民醫院已投入使用,兩個項目均未進行結算。

  七、審計移送的違紀違法問題線索情況

  2020年,縣審計部門移送違紀違法問題線索2起。

  八、審計建議

  (一)加強統籌協調,強化政策措施貫徹落實。增強貫徹落實各項決策部署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統籌推進政策措施落實和項目建設,強化協同配合和信息共享,提高行政效能,強化政策執行監管,嚴格落實責任機制,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促進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二)加強預算管理,提高資金績效意識。完善政府預算編制體系,提高預算管理科學化水平,健全績效管理制度,改進績效評價方法,加強績效目標管理,將績效目標設置作為預算安排的前置條件,績效目標與預算同步批復下達。建立績效評價結果反饋和整改制度,將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相掛鉤,逐步推動重大政策和項目績效評價結果向社會公開。加大財政資金統籌力度,優化支出結構,清理盤活各類沉淀資金資產,促進預算資金管理使用的良性循環。加大對重點領域支持力度,將全面預算績效管理推進到資金使用“最后一公里”。

  (三)加強政府投資項目管理,保障民生工程發揮效益。建立健全政府投資項目績效管理機制,加強監管檢查力度,確保投資項目造價準確合理、財政建設資金安全,避免財政資金流失。項目實施過程中牢固樹立效益意識,落實對中介服務機構履約情況的監督,確保建設項目及時開工建設、按時保質完成,切實發揮資金效益。同時,完善國有資產經營性資產交接手續,明晰產權和管理職責,提高資產使用效率,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建立健全農村“三資”管理的各項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用制度規范行為。

  (四)加強涉農資金監管,推動鄉村振興建設。嚴格按照規定用途使用專項資金,切實發揮好涉農資金的惠民作用。加強新農村建設資金的使用和監管,規范執行建設工程程序,建立健全農村基礎設施管護資金籌集和長效管護機制。對下撥的專項經費的使用情況及時追蹤、監督管理,定期對涉農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確保涉農資金安全。

  (五)加強監督管理,強化審計整改結果運用。緊密結合縣人大常委會的監督要求,強化政府預算全過程、全方位監督。加大推進審計結果的公開力度,建立健全審計成果運用的長效機制。強化審計整改工作協調機制,加強對審計發現問題整改的專項聯合督查,進一步落實被審計單位整改第一責任人責任,及時糾正違紀違規問題。加大審計結果運用,更好地“治已病、防未病”,舉一反三促進完善相關制度,防止同類問題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