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无尽,26uuu欧美日韩国产,特级毛片s级全部免费,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紫金縣2016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7年預算草案

發布時間:2017-02-28 來源: 本網 閱讀人次: -
【字體:

  紫金縣2016年預算執行情況及

  2017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2017222日在紫金縣第十六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紫金縣財政局局長 甘志峰

  (送審稿)

各位代表:

  受縣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會報告2016年預算執行及2017年預算草案情況,請予審議。

  一、2016年預算執行情況

  2016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財政部門堅持“保民生、保重點、保運轉、促發展”的理財思路,積極應對復雜多變的經濟發展形勢,在新常態中奮發有為,立足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著力促改革、強管理、防風險,落實各項財政政策,積極發揮職能作用,推動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

  (一)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2016年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466351萬元,其中:本年收入429032萬元,同比增長10.9%。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65276萬元,占計劃的100.1%,同比增收2010萬元,增長3.2%(按可比口徑增長9.8%);轉移性收入363756萬元,(其中專項轉移支付收入130683萬元,增長0.6%);上年結余收入37319萬元(紫金縣2016年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情況表見附表一)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完成41303萬元,占計劃的91.6%,同比增長-0.1%;非稅收入完成23973萬元,占計劃的119.0%,同比增長9.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36.7%

  2016年公共財政預算支出434313萬元(含上級追加支出),比增4.3%,上解上級支出392萬元,年終結余31646萬元,全部為結轉下年支出(紫金縣2016年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情況表見附表二)

  ()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2016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完成56024萬元,其中:本級政府性基金收入21373萬元,占計劃的57.6%,同比增長17.7%。基金補助收入6651萬元,債券轉貸收入12600萬元,上年結余收入15400萬元(紫金縣2016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完成情況表見附表七)

  2016年基金預算支出完成45430萬元,同比增長19.4%。基金預算結余10594萬元,全部為結轉下年支出(紫金縣2016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完成情況表見附表七)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

  2016年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完成850萬元,占計劃74.9%,其中國有公司股利收入502萬元,其他國有資本經營收入348萬元(紫金縣2016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完成情況表見附表九)

  2016年國有資本經營支出完成850萬元,其中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及改革成本支出255萬元,占計劃109.4%,其他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595萬元,占計劃65.9%(紫金縣2016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完成情況表見附表九)

  ()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2016年本級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完成80636.5萬元(包括: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失業保險、職工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城鄉醫療保險),占計劃86.0%(紫金縣2016年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完成情況表見附表十一)

  2016年本級社會保險基金支出79709.9萬元,占計劃81.0%,當年基金結余926.6萬元,滾存結余51590.4萬元。(紫金縣2016年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完成情況表見附表十一)。    

  為完成預算任務,縣財稅部門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強征管,增強財政保障能力

  一是嚴格落實征管責任。制訂執行收入計劃和考核辦法,將收入預期目標任務按月按季分部門、分行業細化落實,確保任務到崗、責任到人、措施到位。加強形勢分析,定期組織調度,切實研究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組織收入壓力不松、力度不減、節奏不變,促進全年收入任務的完成;二是全力組織抓好收入。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強與稅務等部門協作聯動,動態分析監測收入執行情況,加強重點稅源管理,深挖稅收增長潛力,深入分析收入征管中存在的問題,掌握稅源結構分布、增減變動情況。強化重點項目稅收監管。實行縣鎮領導聯系重點稅源企業(項目)稅收責任制,以全面實施“營改增”改革為契機,以票補稅、以票清稅,大力推進重點項目稅收入庫近4億元。切實加強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相關部門之間建立起信息相通、情況互報的工作機制,有序組織非稅收入入庫,促進財政增收;三是積極爭取上級補助。準確把握國家政策導向,結合我縣經濟發展實際,主動與部門加強配合,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和政策支持,緩解財政運作壓力,增強全縣重點項目保障能力。四是加強存量資金清理。嚴格預算約束,加強預算支出執行管理,加快預算支出進度,建立存量資金定期清理制度,盤活存量資金,收回財政統籌安排,全年共清理存量資金4865萬元,有效緩解縣財政支出壓力。

  (二)優化支出,力促社會事業發展

  一是支持教育優先發展。落實教育補助政策,2016年教育支出93808萬元,支持啟動創建廣東省教育現代化先進縣,改善學校辦學條件,保障學校基本建設及運行維護等經費,促進教育優先發展;二是支持科技文體發展,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8049萬元,人均公共文化財政支出148.5元,支持科學技術事業發展,保障城鄉文化體育服務建設;三是支持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支出168654萬元,支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鼓勵創業、促進就業,支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高醫療保障水平。支持醫藥衛生事業健康發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由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政府免費提供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增加到1246項。安排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縣級配套資金3671.5萬元,支持基本醫療保險與城鄉醫療救助制度有效銜接。

  (三)統籌施策,增強經濟發展后勁

  一是幫扶中小企業發展。落實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任務,嚴格落實“營改增”等減稅清費政策,清理規范涉企收費,降低企業稅負成本,為中小企業發展營造寬松的政策環境。由政府出資3000萬元設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專項資金,安排1000萬元建立小微企業信貸“互保池”基金,幫助企業拓寬融資渠道,積極防范和化解企業資金鏈風險。實施“暖企”幫扶措施,積極向上爭取中小企業發展資金,大力支持企業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鼓勵企業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產能。二是推進涉農資金整合,全年農林水事務支出達8.4億元,積極引導扶持農業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支持現代農業發展。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全年通過“一卡通”發放涉農補貼4800萬元;推進特色農業提檔升級。認真落實各項支農扶貧政策,進一步鞏固提升生態經濟建設,安排支農專項資金5100萬元,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推動農業多元化發展,助農增收;三是推進工業產業轉型升級。投入2.2億元,支持完善臨江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規劃,推進紫城產業園建設;安排工業安全生產資金885萬元、科技扶持等專項資金895萬元,加快工業企業技改升級,不斷延伸產業鏈,形成優勢產業聚集和新經濟增長點,助推經濟不斷發展;四是推進現代服務優化發展。支持推行“互聯網+物流”模式,加快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支持電商平臺發展。按照“旅游旺縣”總體布局要求,支持完善旅游配套設施,加強宣傳營銷,提升品牌知名度,推動第三產業發展。

  (四)強化保障,確保重點項目推進

  一是重點支出有效保障。努力壓縮“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有效整合各類財政資金,確保重點支出,安排197824元資金,用于市縣重點項目、民生十件實事,確保全縣重點項目、民生工程有序推進;二是支持推進精準扶貧。以財政資金為引導,健全財政金融扶貧機制,發揮財政金融資金的杠桿作用,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投入資金5200萬元,支持精準扶貧產業扶持開發,設立涉農扶貧小額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出臺縣精準扶貧開發資金籌集和使用管理辦法,制定扶貧資金使用方案和扶貧資金報賬細則,保障扶貧工作有力有序推進。整合相關轉移支付資金,統籌推進產業增收、轉移就業、素質提升、兜底保障、醫療保障、資產收益脫貧工程,確保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

  (五)深化改革,提升財政管理水平

  一是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積極做好2016年度縣級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全面推進績效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二是推行預決算信息全面公開。及時在“紫金政府”門戶網站公開經縣人大批準的預算及縣級“三公”經費預算。同時督促指導除涉密單位外的71個縣級預算單位在規定的時間內公開部門預算信息及部門“三公”經費預算信息,公開內容全部細化到支出項級科目,實現了公開內容和公開范圍全覆蓋;三是深化國庫管理改革。圍繞貫徹新《預算法》和深化預算管理改革等要求,在全縣繼續開展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試編工作,推進現代國庫制度建設。在各鎮全面實施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實現國庫集中支付全覆蓋,進一步深化公務卡改革,加大公務卡報銷范圍,我縣已辦理公務卡413張,2016年實現公務卡結算還款報銷金額285萬元;四是完善政府采購改革。通過編制政府采購預算,創新采購方式,推進電子化采購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監督制約機制。全年采購項目共185宗,采購預算金額19550.8萬元,采購實際金額19115.1萬元,節約金額435.6萬元,節約率為2.22%;五是加強政府債務管理。按照《紫金縣地方性政府債務管理辦法》要求,創新舉措,合理處理償還債務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爭取上級下達我縣地方轉貸債券資金2.6億元;六是推進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圍繞貫徹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推進財政支持發展方式轉變,成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運作(PPP模式)機構,發揮市場配置資源和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省道S242線縣城段改線工程項目融資3億元,全縣村村通自來水工程項目融資2.5億元,人民醫院新院建設融資4億元;七是深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綜合改革試點。從2016年起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轉入常態化工作,鞏固改革成果,繼續保障基本公共教育、公共衛生、公共文化體育、公共交通、公共安全、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就業保障、醫療保障、生態環境保障等10個領域共計128個服務項目,重點做好提標擴面工作,全年累計投入25.8億元,全面深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完善服務體系、標準體系和制度體系,確保全縣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底線民生、基本民生得到明顯保障和改善,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六)加強監督,財政監管成效明顯

  一是推進財政內部控制建設。開展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完成財政內控制度建設任務。開展會計從業資格繼續教育,舉辦各鎮、村財務人員財政支農政策,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等各類培訓,全年培訓對象1383人次,有效提升全縣各鎮、村,各預算單位財政財務管理水平;二是財政資金檢查效果明顯。制訂執行《紫金縣財政資金管理辦法》、《紫金縣財政資金2016年監督檢查工作方案》,開展省級財政資金、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扶貧、教育資金,財政預決算信息公開、財政資金安全等各類專項檢查,發現問題,督促整改落實;三是評審節支增效突出。共受理財政評審項目225個,送審資金88800萬元,審定資金78690萬元,審減資金10110萬元,綜合審減率為11.38%,實現財政資金節支增效最大化;四是國資監管卓有成效。進一步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理順權屬關系,明晰產權主體,夯實管理基礎,明確資產管理責任。完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平臺數據,完成全縣204個獨立核算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查工作,清查資產總額為480281萬元,負債總額137258萬元,國有資產總額343023萬元。

  以上成績的取得,得益于縣委堅強領導和科學決策,得益于縣人大、縣政協的依法監督和支持,得益于社會各界對財稅工作的理解和支持。2016年,全縣預算執行總體情況良好,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經濟運行面臨較多困難,財政增收壓力較大;收支矛盾依然突出,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大;財政改革有待深化;財政管理有待加強;財政資金使用績效有待提高等等。這些問題需引起我們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加以解決。

  二、堅定信心,務求實效,確保完成2017年預算任務

  編制2017年預算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六中全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省、市財政工作會議及縣委十三屆二次全會精神,按照縣委、縣政府“三大戰略、四大會戰”重大決策部署,嚴格執行預算法規定,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完善預算管理,狠抓增收節支,支持創新發展,保障改善民生,加強資金監管,防范化解風險,發揮財政職能作用,促進我縣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為我縣振興發展、建設“幸福紫金”提供財政保障。

  根據上述指導思想和縣委、縣政府確定的全縣經濟發展目標,2017年我縣財政預算(草案)如下:

  ()一般公共預算收支計劃

  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69200萬元,比上年增收3924萬元,增長6.0%,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加上稅收返還補助,轉移支付補助,上年結余結轉,全縣公共財政預算總收入為384677萬元。按照“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財政預算總支出相應安排384677萬元,預算收支平衡。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主要收入項目是:稅收收入48300萬元,同比增長25.0%;非稅收入20900萬元,同比增長-12.8%;非稅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30.2% (紫金縣2017年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計劃表見附表三、附表四,紫金縣2017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計劃表見附表五、附表六)

  ()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計劃

  2017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計劃81500萬元,本級政府性基金收入67940萬元,上年結轉收入10594萬元,政府性基金轉移收入2966萬元。按照“以收定支、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相應安排81500萬元,其中調出資金50000萬元到一般公共預算補充缺口,基金預算收支平衡(紫金縣2017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支出計劃表見附表八)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2017年縣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當年收入安排930萬元,其中:①其他國有資本經營收入430萬元;②縣金葉發展公司股利、股息收入500萬元(紫金縣2017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計劃表見附表十)

  2017年縣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安排930萬元,一是用于縣金葉發展公司、縣國資運營公司工資費用支出690萬元;二是義容下告村村民征地拆遷生活補助費及礦區運作經費215萬元;三是解決歷史遺留問題25萬元(紫金縣2017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計劃表見附表十)

  ()社會保險基金預算

  2017年本級社會保險基金總征繳收入計劃147235.52萬元(包括: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失業保險、職工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017年社會保險基金支出155535.66萬元,當年基金赤字8300.14萬元,滾存結余43290.29萬元(紫金縣2017年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計劃表見附表十二)

  圍繞上述目標,2017年著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財源,培育新增長點。進一步加大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經費投入力度,加快項目建設,加強與上級部門對接、溝通、協調,以項目為載體,積極爭取上級轉移支付資金和項目資金,支持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振興革命老區發展,夯實經濟發展基礎;支持產業發展,壯大經濟實力。支持臨江工業園、紫城產業園區建設,支持產業招商,承接產業轉移項目,積極支持發展民營經濟和現代服務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深入貫徹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落實 “三去一降一補”財稅優惠政策,減輕企業負擔,增強企業技改、創新能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不斷增強企業“造血”功能,培育內生動力,加快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強征管,實現收入穩增長。密切關注國家稅制改革動態和走向,深入開展經濟稅源調研,加強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稅源的動態性分析,依法依規把握組織收入的力度、節奏和方向,確保收入可持續性。完善資源綜合利用行業以電控稅征管措施,充分利用信息化稅費管理系統、房地產稅費一體化平臺以及綜合治稅平臺推進信息化管稅,有效堵塞收入漏洞。強化非稅收入征繳,加快財政票據電子化改革,推廣電子化繳款改革,建立綜合治費的長效機制。加大向上爭資力度,積極對接國家產業政策和投入方向,爭取上級財政對我縣欠發達革命老區的更大支持。

  (三)轉方式,助推經濟提質增效。圍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財政支持方式,推動由直接投入向間接扶持、由資金扶持向機制引導轉變。探索推廣運用PPPBOT模式、債券置換、吸引社會投資等融資方式,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引導基金、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導社會資本投入重大項目、公共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民生事業和扶貧開發等;推動工業產業結構調整。引導企業向園區聚集,支持園區工業產業集群。落實中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措施,增加必要的財政支出和投資,支持新興產業發展,有效化解過剩產能;力促三產融合提升。支持實施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生態旅游建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支持農業農村發展,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現代農業、特色農業、農業科技投入,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重點支持發展東江上游茶葉產業帶,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產業化、電商化建設,支持發展莊園經濟和農產品深加工,穩定糧食生產,提高農業對財政的貢獻率。

  (四)補短板,著力辦好民生實事。進一步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將更多的財力用于改善民生,確保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民生支出保持高占比。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嚴格控制“三公”經費等一般性行政支出。著力保障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務。認真落實國家關于支持教育、社會保障、醫療、就業、科技創新、文化等相關政策,把握好提標擴面和長期保障的關系,增強民生保障的可持續性。統籌安排資金,支持民生“十件實事”和民生工程項目,有效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困難。科學統籌財力,推廣政府購買服務,不斷加大教育、就業、醫療衛生、養老、社會救助等社會事業投入力度,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合理安排扶貧專項資金,綜合平衡項目資金,著力構建財政扶貧投入機制,改善基礎設施短板,突出產業發展扶貧,確保脫貧攻堅取得實效。

  (五)推改革,激發財稅機制活力。圍繞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在體制機制、資金分配、理財思路、預算管理、風險防范以及財政監督等方面堅持改革創新,逐步構建和完善現代預算管理制度體系。積極對接中央、省關于消費稅、資源稅改革等各項部署,扎實推進稅收制度改革。加強預算剛性約束,堅持先有預算、后有支出,強化預算的嚴肅性。健全預算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定額標準體系,實施資金項目庫管理。完善預算執行動態監控機制,健全預算支出責任制度,提高預算執行的效率和均衡性。改進預算編制方法,完善政府預算體系,進一步編實編細“四本預算”,加大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與一般公共預算統籌力度。試編中期財政規劃,發揮中期財政規劃對年度預算的約束。用活用好財政專項資金,創新資金分配使用方式,發揮市場機制和財政資金杠桿調節作用,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圍繞規范編制預算、加快預算執行這個核心,建立健全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的長效機制。擴大預算績效管理范圍,建立第三方評價機制,加強績效評價、監督檢查和審計結果的運用。

  (六)重監管,提升財政管理水平。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嚴格實行債務限額控制,將地方政府債務納入預算管理。做好置換債券和新增債券轉貸工作,確保債務資金用于公益性支出。探索建立政府債務風險預警、應急處置和績效考核問責機制,督促鎮村有序化解存量債務;嚴肅財經紀律。加大財政專項資金、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民生保障資金的監管,切實維護財經紀律的嚴肅性;加強制度建設,繼續完善政府采購、投資評審、國庫集中支付、公務卡、財政票據制度,確保財政資金規范安全高效運行;全面推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通過流程再造和信息化手段運用,強化對工作業務及管理風險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監督和糾正;嚴格遵循《預算法》,貫徹落實縣人代會對預算草案報告作出的決議,強化預算執行剛性約束。認真落實《廣東省省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和《紫金縣財政資金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鎮財政資金監管,提升鎮財政規范化管理水平。落實好向縣人大常委會日常備案和專題報告制度,及時高效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建立透明預算制度,全面公開除涉密信息以外的所有財政預決算信息,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各位代表,做好財政經濟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將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主動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按照縣委的戰略部署,深化財政改革,激發創新活力,以奮發進取的精神、求真務實的作風、扎實有力的舉措,全面完成年度預算任務,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財力保障,為我縣與全省同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貢獻!

  附表:2017年紫金縣政府預算公開情況表


  2017年紫金縣政府預算公開情況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