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禮儀知識 | 社交禮儀篇
守時是基本的交往禮儀,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守時、守信是尊重他人的必備美德,它包括按時到會,按時集合,按時出發,按時還錢,說話算數等。
在與人交往中,言而無信、習慣遲到的人,往往說明:一是缺乏誠意,對他人不尊重;二是個人生活中沒有時間觀、順序觀、條理觀;三是對方可能覺得你人微言輕,說什么都不重要,身份上有歧視你的感覺,這樣,不僅影響工作,也會影響和他人的關系。所以,是否守時、守信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
握手是一種溝通思想、交流感情、增進友誼的重要方式。通常,與人初次見面、熟人久別重逢、告辭或送行,均以握手表示自己的善意。有時在一些特殊場合,如向人表示祝賀、感謝或慰問時,雙方交談中出現了令人滿意的共同點時,或雙方的矛盾出現了良好的轉機或和解時,也以握手為禮。
與他人握手時,目光注視對方,微笑致意,右手張開,虎口相對,手心微空,握手的時間不宜超過3秒。不可心不在焉、左顧右盼,不可用力過猛或酥軟無力,不可戴帽子、墨鏡和手套與人握手,在正常情況下必須站立握手,以示對他人的尊重。
握手的順序,一般講究“尊者有主動權”,即女士、長者、已婚者、職位高者伸出手來之后,男士、晚輩、未婚者、職位低者方可伸出手去呼應。若一個人要與許多人握手,順序是:先長輩后晚輩,先主人后客人,先上級后下級,先女士后男士。
電話鈴一響,應盡快去接,不要讓鈴聲響過三遍,拿起電話應先自報家門,委婉詢問,電話用語應文明、禮貌,態度應熱情、謙和、誠懇,語調應平和。重要的內容應重復并扼要地記錄下來。
交談完畢,應等對方結束對話;若確需自己來結束,應解釋、致歉;通話完畢后,應等對方放下話筒后,再輕放電話,以示尊重。
打電話要選擇合適的時間,避開休息、用餐、時差、節假日、通話高峰時段,公務電話應盡量打到對方單位。
通話時首先問好、通報自己的姓名、身份,隨時詢問對方是否方便交談。
電話用語應文明、禮貌,電話內容要簡明扼要,長話短說,原則上以三分鐘為宜。通話完畢時應道“再見”,然后輕輕放下電話。
除遵守打電話的禮儀外還應該注意,手機一般放在公文包、坤包內,有些場所,涉及國家安全、商業機密及會議、考場、錄取現場、簽證處等不能將手機帶入時,應交會務人員或其他人代管。
在公共場所一般不當眾使用手機,尤其在樓梯、電梯、路口、人行道等人們往來的地方,除必須使用時,應起身迅速離開,在不影響他人的地方接聽,或向周圍的人致歉后使用。
在要求保持安靜的場所,如在會場、音樂廳、藝術館、影劇院必須關機或靜音。
駕車時應按要求使用耳機接聽,確保安全;遵守在加油站、面粉廠、油庫、病房和乘機時,不使用手機的規定。
不通過手機傳播低俗、污穢、虛假和違法的信息。
遞名片時,雙手將自己名片呈出,并把文字正面向著對方,一邊遞交,一邊清楚說出自己的姓名。接名片時,應雙手去接,要立即觀閱,如有不明之處,可向對方請教。正確記住對方姓名后,將名片放到名片夾或妥善收起,切忌隨手亂放。交換名片時,應注意順序。年齡小的、地位低的或男士應該主動遞交;多人的場合交換名片,遵循先尊后卑或順時針原則。
介紹是指從中溝通,使雙方建立關系的意思。介紹是社交場合中相互了解的基本方法。通過介紹,可以縮短人們之間的距離,以便更好地交談、更多地溝通和更深入地了解。介紹有自我介紹、為他人介紹和集體介紹幾種類型。
自我介紹時,態度一定要親切、自然、友好、自信。介紹者應當表情自然,眼睛看著對方或大家,要善于用眼神、微笑和自然親切的面部表情來表達友誼之情。
為他人介紹首先要了解雙方是否有結識的愿望,遵循將男性先介紹給女性、將年輕者先介紹給年長者,將地位低者先介紹給地位高者,將未婚者先介紹給已婚者,將客人先介紹給主人,將后到者先介紹給先到者原則。
集體介紹,如將一個人介紹給大家,適用于在重大活動中對于身份高者、年長者和特邀嘉賓的介紹,介紹后,可讓所有的來賓自己去結識被介紹者。將大家介紹給一個人,適用于在非正式的社交活動中,使那些想結識更多的、自己所尊敬的人物的年輕者或身份低者滿足自己交往的需要,由他人將那些身份高者、年長者介紹給自己;也適用于正式的社交場合,如領導者對勞動模范和有突出貢獻的人進行接見;還適用于兩個處于平等地位的交往集體的相互介紹。將大家介紹給一個人的基本順序有兩種:一是按照座次或隊次介紹;二是按照身份的高低順序進行介紹。千萬不要隨意介紹,以免使來者產生厚此薄彼的感覺,影響情緒。
在日常生活中,當別人對你表示尊重、友好的情感或行為時,都要致謝。致謝要真誠、及時,要注意表達的方法和方式,可以當面口頭致謝、書面致謝、電話致謝或由他人轉達等。
在日常生活中,凡因打擾別人或給別人帶來不便、甚至給別人造成某種損害或傷害時,都應主動道歉。道歉的形式有書信式、當面直接式、轉達式、替代式和行動式。道歉要及時,直截了當,不要扭扭捏捏,道歉時要真誠、專注,不可敷衍,也不要言過其實。
出席舞會:要講究著裝,著裝要得體,且要適合活動,儀表、儀容要整潔大方,進入舞場前不吃蔥、蒜、韭菜等帶有強烈刺激氣味的食品,不喝烈性酒,患有感冒者不宜進入舞場,尚不會跳舞者,最好不在舞場現學現跳,應當待學會后再進舞池。除此之外,還應講究文明禮貌,維護舞場秩序,不吸煙,不亂扔果皮,不高聲談笑,不隨意喧嘩,杜絕一切粗野行為。
邀請舞伴:一般情況下,男士應主動有禮貌地邀請女士;下級應主動邀請上級跳舞;一曲終了,方可停舞;男舞伴應送女舞伴至席位,并致謝意,女舞伴則應點頭還禮。
舞姿要求:起舞時,雙方身體保持平、直、正、穩,舞姿端正,切忌輕浮魯莽;男士動作要輕柔文雅,不宜將女士攏得過緊、過近;萬一觸碰了舞伴的腳部或沖撞了別人,要有禮貌地向對方頷首致歉。
宴請是公關交往中常見的交際活動之一,恰到好處的宴請,會為雙方的友誼增添許多色彩。
赴宴前,應修整 儀容以及裝束,力求整潔大方,要了解宴請的主題和參宴的人員,以便適時、準時。在宴請排位時,客人要聽從主人的安排,入座后,主人招呼,即可開始進餐。
就餐時,坐姿要端正,應與餐桌保持適當的距離。持筷子時,要握在筷子的三分之二處,兩支筷子成平行狀,不得執著筷子,指著對方交談。端碗時要輕,一般左手掌心托住碗底,不可四指握著碗底,拇指勾著碗邊進餐。取菜時不要盛得太多,如不夠,可以再取,不要發出聲音或咂嘴;嘴內有食物時,切勿講話。刷牙時,要用手或餐巾遮住口。中途不可退席,如有特殊事必須提前離開,一定要向主人及同席者致歉。當結束用餐時,待首席或主人起立,方可離席,客人要表示感謝。
敬酒時,要遵守適量、順意和節制的原則。敬酒的態度要熱情大方,并致簡短的祝酒詞;敬酒的順序要分清主次,應以職位高低、來賓身份、年齡大小為先后順序,敬酒要適可而止,不要灌酒。
干杯時,要將酒杯舉到眼睛高度,說完“干杯”后,與對方碰一下酒杯;碰杯時,應該讓自己的酒杯低于對方的酒杯,表示尊敬;用酒杯杯底輕碰桌面,也可以表示碰杯,將酒一飲而盡或喝適量。應控制酒量,避免失態。
拒酒時,拒酒者主動要一些非酒類的飲料,并說明自己不飲酒的原因。
敬茶時,要將茶杯放在托盤上端出,并用雙手奉上,茶杯應放在客人右手前面,要及時給客人添水續茶。客人則需慢慢“品”茶,小口飲,不可大口喝;同時,還要邊飲邊稱贊茶的品質;主人也可介紹茶的由來,雙方體味茶文化。
取餐時,不要離餐臺太近,要遵守秩序“排隊”,按餐桌擺放順序取食品;自助西餐一定按順序,吃一道取一道,湯、面包、黃油、冷茶、熱菜、甜點和水果,不可亂堆在盤中;切忌浪費,每次取適量的食物,可多次取食物。餐中,除了要遵守用餐的禮儀之外,還要注意自助餐獨自性的特點,不湊群、不混吃、相互不夾菜。餐后,要自動放回餐具,將雜物收拾干凈并整理好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