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推動城鄉風貌提升!
農房風貌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鄉村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農房風貌管控提升,不僅是改善鄉村人居環境的重要舉措,更是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一子落,滿盤活。當前,圍繞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138”具體安排的重要舉措,紫金正打響一場農房風貌管控提升攻堅戰,通過典型培育、示范引領,以最大的力度推動完成全縣目標農房風貌管控提升工作,以農房風貌“小切口”推動鄉村顏值大提升。
廣袤的鄉村大地上,農房新貌不斷蝶變,成為建設和美新紫金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幾個月里,“農房風貌管控提升”堪稱紫金最熱門的關鍵詞。近段時間以來,縣黨政主要領導多次召開部署會議并先后到全縣16個鎮,深入鎮村一線,與干部群眾共同研究農房風貌管控提升具體方案。
今年以來,紫金縣扎實推進農房風貌管控提升,通過廣泛發動各方力量,加速推進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8月29日,紫金召開全縣推進城鄉風貌管控和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誓師大會,動員全縣上下全力以赴,以決戰決勝的拼勁韌勁,聲勢浩大全面打贏“六大戰役”,助力紫金“百千萬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
紫金明確提出,要對全縣鎮村風貌較差,特別是主干道沿線、重點提升區域和集中整治片區等“三類區域”的“裸房”以及違搭亂建等問題開展整治,全力做好民房風貌管控提升,推動全縣農村人居環境取得根本轉變。
聞令而動。一時間,紫金上下掀起了一場從外到內、由點及面的民房風貌管控提升熱潮。
黃花村黨支部書記黃乃福透露,早年間,這房屋是村里一位客家先賢遠下南洋經商致富后返鄉建起來的,后來被閑置下來。經過農房主人同意后,村里對其盤活整改,按一比一還原了原屋的古物件,把客家風情和韻味保留了下來。整改后的屋舍簡約美觀,創業青年黃遠鋒當即租了下來,將其打造成集飲食、文化、研學、游樂于一體的番客屋民俗驛站,發展鄉村休閑產業。如今,這里已成為一個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點。
黃花村“舊農房”蝶變“網紅點”,正是紫金農房風貌管控提升的成效縮影。在探索農房風貌管控提升的過程中,紫金充分發揮縣主導、鎮主體、村配合、村民參與、鄉賢支持、社會力量共建等多元主體作用,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凝聚群眾共識,推動單向發力變為多方合力,逐漸形成了“縣—鎮—村”三級聯動機制。
在縣級層面,明確了農房風貌管控提升的指導原則,讓農房改造提升工作有章可循、有規可依。建立“四大機制”,全面加強縣領導統籌指導,加快落實要素保障。同時,紫金全面落實利民惠民優惠政策,凡符合改造條件的農戶,最高可獲得1.4萬元獎補資金。
在鎮級層面,堅持黨建引領,鎮領導班子親自下沉到村,帶領黨員群眾一起干,巧用“三統一”模式加快破解民房改造難題,以“繡花功夫”打造鄉村新面貌。
在村級層面,各村積極調動村民參與農房改造熱情,通過村民小組會議等形式,集體商議確定民房外立面統一風格,讓農房改造既符合村民所愿,又體現村莊和諧之美。
縣級明確指導、鎮級全力推動、村級積極配合,以縣鎮村三級聯動為發力點,紫金成功探索出具有可行性的農房風貌改造提升之路,各鎮各村因地制宜、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經驗路徑。
農房風貌管控提升,是一場治理城鄉風貌沉疴痼疾的攻堅戰,必須凝聚全民力量、全縣上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方能攻堅克難、無往不勝。
8月1日,紫金縣印發《紫金縣2024年城鄉風貌提升攻堅行動方案》,動員全縣黨員干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公職人員、村“兩委”干部率先行動、示范引領,全力奮戰城鄉風貌整治提升攻堅行動。
9月4日,共青團紫金縣委員會、少先隊紫金縣工作委員會、紫金縣志愿者聯合會發出倡議,號召廣大團員、青年志愿者發揮突擊隊和生力軍作用,在創建“干凈、整潔、文明、有序”的城鄉人居環境中彰顯青春擔當。
與此同時,紫金縣總工會也積極動員全縣廣大職工群眾投身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的火熱實踐,為推動紫金高質量發展、實現綠色崛起展現工會擔當、彰顯工會作為。
連續幾個月來,紫金大地處處涌動著熱火朝天的干勁、攻堅克難的韌勁、比學趕超的拼勁:黨員帶頭清拆、干部全力推動、群眾積極配合……一個個熱火朝天的畫面,充分展現了紫金黨員群眾凝心聚力、勇毅前行的精神風貌,真正形成了黨員干部帶頭干、群眾跟著干的生動局面。
截至目前,全縣近3000戶目標農房改造任務已基本完成。民房披“新衣”,鄉村煥“新顏”,一幅幅絢麗多彩的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