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无尽,26uuu欧美日韩国产,特级毛片s级全部免费,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政務動態

在“融灣”“融深”中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紫金最新成績單,請檢閱!

發布時間:2022-10-12 來源: 本網 閱讀人次: -
【字體:

  十年砥礪奮進,十年春華秋實。黨的十八大以來,紫金縣委、縣政府深入學習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牢緊扣發展是第一要務,團結帶領80多萬紫金人民群眾以大地為紙,以奮斗作筆,用汗水澆灌希望,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全力“融灣”“融深”中搶抓機遇,在爬坡過坎、攻堅克難中奮勇爭先,開創了又穩又好、加快發展的新局面。

圖片

紫金縣城

接下來,紫金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和實現又穩又好、加快發展的工作要求,在服務省、市發展大局中搶抓機遇、奮勇爭先,加快把紫金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范區的融入服務先行地、產業轉移優選地、休閑旅游目的地。

奮斗歲月

筑巢引鳳逆勢崛起

兩大百億級工業平臺推動產業蓬勃發展

2022年9月9日,紫金縣人民政府與深圳市立業集團有限公司舉行戰略投資合作框架協議暨礦泉水項目簽約儀式。該項目總投資16億元,建成投產后年產值達9億元,年貢獻稅收超6000萬元。這是紫金縣繼紫城工業園、藍塘產業新城之后的第三個園區——水產業園,也是紫金縣堅持項目為王,推動產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

紫金縣堅定不移實施“產業興縣”戰略,以“產城互動、產城融合”的理念全力開發紫城工業園和藍塘產業新城兩大工業平臺,依托毗鄰大灣區的區位優勢和北部生態發展區的生態優勢,結合紫金產業基礎,全面開展招商引資,實施工業集約、集聚發展策略,大力發展新電子、新材料、新智造等綠色工業,推動紫金成為“雙區”的產業轉移優選地。

圖片

紫城工業園是紫金縣域經濟發展的引擎

新建平臺筑巢引鳳,工業逆勢崛起。近年來,紫金縣克服了一系列困難和挑戰,高起點、高標準謀劃新建紫城工業園、藍塘產業新城兩個工業平臺,成為全市唯一在“十三五”期間新建兩個工業園區的縣域,并創造了園區建設的“紫金速度”。紫城工業園首期2.7平方公里基本建成,二期建設加快推進,以大陽電工、聚飛鑫光電、大統營等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下,產業集聚效應進一步顯現。目前紫城工業園投產項目30個,在建項目14個,已經成為紫金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引擎。藍塘產業新城建設快速推進,以金盛蘭優特鋼項目為龍頭打造百億級新材料產業,以引進深圳市創能機械有限公司為契機加快打造百億級新智造產業,全力做大做強藍塘新材料和藍塘智造兩大產業集群。目前,藍塘產業新城投產項目4個,30多家意向企業爭相進駐,已經成為紫金工業發展的新戰場,“融灣”“融深”的主平臺。近三年來,紫金新增規上工業企業35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0家,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8%。2022年新簽約項目22個、合同投資額177.4億元,新開工項目7個、總投資額11.7億元,新投產項目4個、總投資額135.2億元。在2021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5%、排名全市第2的基礎上,今年經濟持續保持穩定增長,上半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0.15億元,排名全市第3,多項主要經濟指標持續排在全市前列。紫金工業實現逆勢崛起,華麗轉身。

巧借東風乘勢而上,新興產業蓬勃發展。2022年,紫金借助外出鄉賢的力量,開發本土水資源,建設水產業園。更可喜的是,紫金利用省供銷社冷鏈倉儲物流紫金基地建設契機,謀劃建設紫金客家預制菜產業園。憑借各方資源優勢,搶占發展先機,紫金高位推動客家預制菜產業快速發展,全力做大做強預制菜產業,此舉為紫金產業發展開辟出一條全新賽道。縣委、縣政府依托毗鄰大灣區的市場優勢和紫金豐富的食材資源優勢,在兩大工業園區布局預制菜產業基地。7月8日,翠叔公預制菜農業科技(紫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落戶紫城工業園,這標志著紫金客家預制菜產業發展進入全新階段,紫金預制菜產業將全面進入發展“黃金期”。水產業、預制菜產業這些新興業態激活了紫金產業“一池春水”,讓紫金的產業發展迎來又一個“春天”。

茶旅相融欣欣向榮

“六色”繽紛成為省全域旅游示范區

近年來,隨著紫金縣委、縣政府加大茶旅融合發展力度,位于廣東省第一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紫金縣茶葉產業園的核心示范區紫金客茶谷規劃了多彩茶園、林下茶種植、生態康養、客茶產學研、客家文化風情、鄉村田園綜合和戶外運動七大功能區域,開發建設茶園觀光、茶葉科普、茶葉生產體驗、茶園養生、茶文化體驗互相補充的茶文化旅游產品體系,成為紫金“網紅”打卡地。2021年,紫金客茶谷獲評廣東省森林旅游品牌地。

圖片

紫金客茶谷

紫金客茶谷是紫金茶旅融合發展的縮影。2022年5月,“蟬茶之鄉·甜蜜之旅”入選全國茶鄉旅游精品線路。據統計,2021年,紫金涉茶行業旅游接待超43萬人次,帶動旅游收入近4億元。

圖片

紫金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舉全縣之力打造茶產業。2020年,該縣被評為“中國茶業百強縣”。

茶旅融合發展帶動紫金全域旅游美麗蝶變,三產加速融合。近年來,紫金啟動一系列扶持旅游產業發展的招商引資優惠和鼓勵政策,整合優勢旅游資源,加快推進東南五鎮旅游公路規劃和建設,以旅游公路建設為抓手,推動特色資源串珠成線、連線成片,全力打造和提升獨具紫金特色的“綠色”生態旅游、“藍色”湖水旅游、“古色”人文旅游、“紅色”革命旅游、“特色”溫泉旅游、“夜色”休閑旅游“六色”旅游品牌,著力把紫金打造成名副其實的“雙區”休閑旅游目的地。如今,“六色”旅游品牌已成為紫金旅游產業的金字招牌。今年9月,紫金被認定為第五批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

圖片

近年來,紫金縣旅游事業蓬勃發展,“六色”旅游品牌已成金字招牌。圖為該縣龍窩鎮“稻魚共生”網紅打卡地。

以民為本增進福祉

教育醫療取得突破性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紫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定踐行新發展理念,聚焦補短板、強弱項、惠民生,全力以赴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圖片

深圳龍華紫金實驗學校

十年來,紫金累計投入教育領域18.89億元,完成一批中小學校新改(擴)建任務,其中建設5所寄宿制小學,新建佑文中學、深圳龍華紫金實驗學校、城南實驗幼兒園,新增學位9000個。一大批教育重點項目加速建設,成功創建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縣。2021年9月,紫金開啟委托辦學新模式,由龍華區派駐教育團隊全面代管紫金中學和深圳龍華紫金實驗學校,并以龍華區托管方式為突破口,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引進更多優質資源,創新“名校+”集團化辦學模式,加強教育系統“三支隊伍”建設,全面提升紫金教育教學水平。

十年來,紫金醫療衛生總支出65.46億元,其中醫療建設(含設備更新)支出11.85億元。縣人民醫院新院、縣第二人民醫院、縣婦幼保健計生服務中心和縣120指揮中心建成啟用,縣中醫院、縣疾控中心、縣衛生監督所完成整體搬遷和升級改造,鎮級衛生院和預防接種門診標準化建設全面完成,積極推進紫金縣第三人民醫院、紫金縣精神衛生中心、紫城鎮衛生院新院等項目籌建。全省中心衛生院升級建設項目現場總結會在紫金召開,紫金成功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賡續奮斗


以新擔當新作為為省市發展大局作貢獻


如何搶抓機遇、開創紫金工作新局面?紫金將明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12345”的總體部署,更加堅定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搶抓機遇、奮發有為,持續夯實“穩”的基礎,激發“進”的動能,扎扎實實辦好紫金的事,以新擔當新作為為全省、全市發展大局作出紫金貢獻。

“1”是指緊扣縣域經濟爭先進位目標,實現高質量發展;“2”是指科學統籌好發展與安全兩件大事,實現又穩又好、加快發展;“3”是指爭當全市“融灣”“融深”、鄉村振興、綠色發展標桿示范,實現走在全市前列;“4”是指做優紫城工業園、藍塘產業新城、茶葉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城南新區四大高質量發展平臺,實現提質增效;“5”是指實施基礎設施、營商環境、教育衛生、民生保障、社會治理五大提升工程。

狠抓安全穩定。堅決落實市委對紫金提出“實現又穩又好,加快發展”的總體要求,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抓細抓實常態化疫情防控、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防災減災救災、安全生產、防汛等各項安全穩定工作,構建更高水平的平安紫金。

★狠抓產業發展。堅定不移推進“產業興縣”行動,謀劃開好產業發展大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做強工業經濟、做優現代高效農業、做旺全域旅游,推動縣域經濟爭先進位。

★狠抓“融灣”“融深”。深入推進六大“融灣”“融深”工程,全力推動河紫、河惠汕高速公路加快規劃建設,全面提升與“雙區”和市區聯通水平。扎實推動“放管服”改革,激發基層發展活力,營造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優質營商環境。

★狠抓鄉村振興。大力實施鄉村振興行動部署要求,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耕地保護,發展壯大優勢特色農業產業,扎實推進美麗鄉村與美麗圩鎮建設,打造宜居宜業美麗鄉村。

★狠抓綠色發展。緊緊圍繞市爭當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排頭兵的目標定位,牢固樹立“兩山”理念,堅決扛起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積極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有效轉換途徑,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綠色工業、生態旅游,不斷厚植紫金生態優勢,打造更具持續力的生態發展新標桿。

★狠抓民生事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大力實施民生保障行動部署要求,常態化落實好“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機制,暢通民意溝通渠道,用心用情用力辦好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實事。深入實施縣城品質提升三年行動,統籌做好藍塘省級城鄉融合試點建設工作,不斷優化城鎮環境。加強花朝戲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紅色蘇區的傳承、保護和科學開發利用,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狠抓黨的建設。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持續強化理論武裝,嚴格執行“第一議題”學習制度,進一步筑牢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基礎。持續實施新一輪基層黨建三年行動計劃,用好縣領導掛鎮聯村抓落實機制,全面提升基層黨的建設質量。樹立鮮明用人導向,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堅決落實“兩個責任”,持之以恒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隊伍,全面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一線案例


紫金躋身“中國茶業百強縣”

一片葉子,成就一個產業,帶富一方百姓。

今年5月,紫金“蟬茶之鄉·甜蜜之旅”線路入選全國茶鄉旅游精品線路;6月,紫金茶在第七屆“亞太茶茗大獎”中一舉囊括6個金獎、15個銀獎,獲獎數占總評審數的9.25%;紫金蟬茶在“廣東十大好春茶”“廣東十大茗茶”評比中,共25款茶樣獲獎,總數在參評縣(市、區)排名全省第一;紫金蟬茶累計獲得“中茶杯”“國飲杯”“亞太茗茶”特等獎、金獎等榮譽116項(個)。“中國蟬茶之鄉”“中國茶業百強縣”“大灣區優質茶罐子”等榮譽見證了紫金茶產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歷程,紫金茶產業已實現異軍突起、后來居上,已成為該縣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融灣”“融深”的特色產業、帶動群眾增收的“富民產業”。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的紫金,生態秀麗、空氣常新,森林覆蓋率高達76.7%,是廣東省第三大林業生態縣,被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縣域綠色生態資源豐富。

近年來,紫金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立足優越的生態環境,舉全縣之力打造茶產業,紫金蟬茶成功躋身廣東三大名茶,紫金成為中國茶業百強縣。

堅持“擴規模、提品質、強品牌、拓市場、增效益”的發展思路,紫金縣委、縣政府大力推進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相繼出臺《紫金縣加快茶產業工作實施方案》《紫金縣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獎勵辦法》等,從政策、措施、資金等方面,從種植、加工、參展、評比、銷售等領域,全力支持茶產業發展壯大。紫金茶種植面積由2015年的1.8萬畝增加到2022年的6.6萬畝,產值由2015年的1.5億元增加到2021年14億元,品牌價值超34.8億元,茶產業成為該縣農民增收致富的一項支柱產業。

憑借強有力的茶產業影響力,紫金縣被評為“中國茶業百強縣”,紫金縣委、縣政府精心鑄造的區域品牌“紫金蟬茶”相繼獲評“全國鄉村特色產品”“粵字號農產品百縣百品縣域公用品牌優秀品牌”“粵港澳大灣區最受消費者喜愛區域公共品牌”等榮譽。

近年來,紫金努力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小茶葉”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大茶業”。在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帶動輻射下,全縣現有茶業經營主體2113家,茶業從業人員22300人。2021年,全縣103個行政村發展茶葉種植,流轉土地6200畝,帶動農戶4505戶,解決勞動就業20000多人,戶均年增收11000元以上,全縣茶企向農戶、村集體分紅965萬元,發放勞務報酬近5億元(人均2.1萬元)。村民還能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與各大茶企合作,或通過入股的形式參與分紅。

“紫金蟬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顯著。在茶產業的示范帶動下,紫金南藥、禽畜、絲苗米、三黃雞、水果等特色產業也蓬勃發展壯大,帶動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如今,紫金已經初步形成“六園一鄉一中心”的農業產業格局。

圖片

圖片

數讀

十年來,紫金縣地區生產總值從2012年86.22億元提高到2021年的143.29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4年的15239.3元增加到2021年的25603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2年的7725元增加到2021年的19573元。

2021年,紫金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78.75億元,同比上年增長26.3%,增速列全市縣區第二位;外貿進出口總額5.7億元,同比上年增長62.9%,增速全市縣區第一;實現利用外資8367萬元,同比上年增長19.6%,增速全市縣區第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3億元,同比上年增長7.9%,增速全市縣區第一;招商引資連續三年超100億元。

十年來,紫金成功創建了“四好農村路”和“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全國示范縣,高速公路從零增長至144.4公里;國道從無到143公里,如今,全縣公路通車總里程達3431.1公里,全縣通行政村路面硬化率達100%。

十年來,紫金累計完成造林面積72.71萬畝,森林覆蓋率逐年增長,綠色版圖不斷擴大。2021年,全縣森林面積達371.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6.7%,比2012年增長了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