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動工作法”解鎖鄉村顏值新高度!義容鎮鐵皮棚整治有妙招→
隨著“百千萬工程”縱深推進,紫金縣義容鎮以城鄉風貌管控為抓手,聚焦鐵皮棚亂建頑疾,創新實施“高位推動、示范帶動、全民發動、保障聯動”四動工作法。通過持續攻堅,累計拆除鐵皮棚、樹脂瓦、鋁板等違建318處,騰退空間33711平方米,既消除高空墜落等安全隱患,更讓白墻灰瓦的客家民居重現山水畫卷。鄉村風貌從“整治”邁向“提質”,群眾在家門口觸摸到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整治初期,村民認知偏差成為最大阻力:有人不屑一顧,有人觀望徘徊,更有部分群眾抵觸情緒強烈。義容鎮黨委、政府以“一盤棋”思維破局,迅速成立由鎮主要領導掛帥的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劃分3個工作專班,制定“一戶一檔”實施方案。依托信息工作群建立日調度機制,每日曬進度表,將責任細化到個人,通過掛圖作戰、銷號管理等方式,確保整治有序推進。
鎮領導班子帶頭下沉圩鎮一線,動員大會、現場推進會、專題協調會接連召開,從政策宣講到矛盾調解,從難點攻堅到長效規劃,推動鎮村干部以“釘釘子”精神辦實事、解難題。這場有章法的高位推動,為鐵皮棚整治攻堅戰注入硬核執行力。
關鍵節點上,公職人員、黨員干部與人大代表主動亮身份、作表率。社區干部賴某率先拆除自家銹蝕棚頂,帶動4戶鄰居跟進;老黨員李某帶頭清理占道棚架,為街巷拓寬讓出空間。通過“干部自拆+親屬聯動+群眾觀摩”的鏈式效應,全鎮上下形成“點上破冰、面上開花”的整治態勢。一名參與整治的村干部對記者說:“公職人員拆的不僅是鐵皮棚,更是群眾心里的顧慮——當他們看到違建拆除后環境變美、空間敞亮,主動配合的轉變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span>
這種“頭雁領航、雁陣齊飛”的攻堅模式,既啃下違建頑疾的硬骨頭,更以環境蝶變喚醒群眾共建家園的內生動力,讓整治成果真正扎根民心。
“陳叔,銹蝕的鐵皮遇大風容易掀飛,安全隱患太大了?!薄澳催@效果圖,拆除后的屋頂既美觀又敞亮?!薄易×x容鎮大同村的李阿姨感慨:“最近幾個月天天見他們挨家挨戶宣講。聽得多了,看著干部們帶頭拆,慢慢就明白是為咱好?!?/span>
為凝聚共識,義容鎮創新“三級聯動”模式:村“兩委”干部包片宣講、鄉親能人現身說法、宗族長者調和矛盾,將“法理剛性”與“鄉情柔性”深度融合。某村鄉賢帶頭捐建公共晾曬區替代棚架,消除村民后顧之憂;宗族理事會協助調解30余起產權糾紛,為整治掃清障礙。
從“干部勸拆”到“群眾自拆”,從“抵觸觀望”到“共謀共建”,義容鎮的鐵皮棚整治見證著基層治理的溫度與智慧。在這場全民參與的環境革命中,義容鎮正以披荊斬棘的實干擔當,將短期的“拆改難題”轉化為鄉村振興的“加速引擎”。這收獲的不僅是安全有序的人居環境,更鍛造出黨群同心共建家園的生動實踐。
與此同時,為徹底打消群眾“拆后之憂”,義容鎮組建“民情直通車”服務隊,隊員們揣著“問題清單”挨家挨戶回訪:“屋頂防水還嚴實嗎?遮陽晾曬有沒有新需求?”他們不僅用專業儀器檢測墻面滲漏點,更把晾衣架安裝、管線規整等“小事”記在心頭,對群眾反映的問題當場建檔、限時銷號。
整治攻堅更需借勢借力。依托央企中鐵廣投助力紫金縣“百千萬工程”的契機,義容鎮與企業聯合成立專項工作組,針對鐵皮棚清拆后裸露墻體及灰舊墻面,融入客家建筑風格元素進行統一設計。通過科學規劃色調與質感,實施集中批白美化工程,讓斑駁墻面重煥整潔風貌,既提升圩鎮顏值,又延續地域文化肌理。
如今漫步義容圩鎮,白墻黛瓦的民居錯落有致,深灰墻線勾勒出雅致輪廓,取代了昔日雜亂的鐵皮棚。新種的綠植煥發盎然生機,與整潔步道相映成趣。這場多方聯動的環境升級,不僅刷新了圩鎮“立面顏值”,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可持續發展的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