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風貌整治“大提升”,繪就美麗藍塘“新圖景”
本著“不留死角、全面整治”的原則,形成鎮、村、企三級整治提升工作體系。一是強化宣傳發動效果。組織駐村團隊和包戶干部下村入戶,廣泛宣傳城鄉風貌管控和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的相關文件和激勵性政策,激發廣大群眾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主動性。二是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黨員干部、公職人員和村“兩委”干部帶頭開展房屋外立面微改造、微提升,帶頭拆除自家臨時建筑,形成表率。同時,選取條件適宜的村民作為改造示范戶,通過成功改造的外立面、鐵皮棚案例,展示改造效果,激發其他村民的改造熱情和內生動力。三是整合施工隊伍力量。統一指揮、調度鎮村施工隊,將部分群眾未能及時聘請施工隊的外立面和臨時建筑改造提升任務,統一打包至鎮村施工隊,充分發揮施工隊的專業特長、人員規模、設備配置等資源優勢,統一進行測量、報價、設計和施工,做到既高效推進工作,又為群眾算好“經濟賬”,有效降低改造成本。
建立每日一通報、每周一調度工作制度,按照城鄉風貌任務,對各村(社區)動工情況和完成情況進行匯總排名,比一比工作成效,評一評工作不足,形成比學趕超氛圍。注重加強督導檢查,不定期到各村(社區)實地了解每戶整治提升任務的進展情況,及時掌握存在問題和困難,商量解決措施,確保整改提升任務的順利完成和城鄉風貌的快速提升。
此外,藍塘鎮還積極開展基礎設施提升、“三線”整治、美麗庭院創建和路域整治等工作,全面提升城鄉風貌品質。一是實施藍塘圩鎮品質提升工程。充分利用典型鎮、美麗庭院、美麗農村公路等資金,逐步實施和完成藍塘大道、二十米街、桐竹路、新街路、沿江路等道路升級改造。二是全面開展“三線”整治。對圩鎮和全鎮26個村統一開展“三線”整治工作,其中圩鎮已竣工并驗收,進入“三線”割切和回收廢舊設施階段;村級已完成16個行政村的“三線”規整,圩鎮范圍已完成整改約17公里。三是實施“小投入”實現“大變樣”行動。選取茜坑村以微小投入打造美麗庭院15戶、“三美”家庭111戶、綠美生態小公園1個、“鄰里議事”點3處和藝術墻畫6幅,形成連片示范區。四是開展路域整治行動。聯合交警中隊、執法隊、城市管理辦和道安辦等相關部門在S120省道沿線全面開展路域整治行動,持續加強交通秩序管控,累計拆除破舊商業廣告、違法商業廣告和臨時建筑等120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