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紫金2項目入選省級非遺
一起來看看!
這2個入選項目分別是什么?
鑄鐵技藝
紫金鐵鍋制作技藝
據了解 紫金鐵鍋不但歷史悠久 而且還有一段感人的創業史 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 ▼▼▼ 作為市級非遺文化遺產之一,紫金鐵鍋的鑄造手藝傳承了600多年,因為受到工業化的沖擊,紫金鐵鍋曾一度陷入沉寂。近年來,通過技術革新創新發展,紫金鐵鍋以受熱均勻、節能環保等特點重新走進大眾視野。這一切離不開“源金寶”牌紫金鐵鍋的創始人陳岸南的努力。 隨著性能和知名度不斷提升,紫金鐵鍋如今供不應求 20多年前,受工業化快速發展的沖擊,依靠人工澆筑生產而成的紫金鐵鍋銷量銳減。陳岸南不得不暫停鐵鍋經營生產,到珠三角務工謀生,但他始終惦記著如何克服紫金鐵鍋鍋底厚、傳熱慢、不節能、易生銹等缺點,讓“非遺”紫金鐵鍋重新煥發生機。 為了實現夢想,2000年,陳岸南毅然辭去工作,回家鄉踏上漫漫研究路。歷經無數次改良試驗,2015年初夏,陳岸南成功研制出了傳熱快、受熱均勻、節能環保、外形美觀、不易生銹的新一代紫金鐵鍋。制作技術以及他創立的“源金寶”品牌,還獲得了國家相關專利證書和商標注冊證。 2021年,陳岸南的鐵鍋制造工廠完成了部分升級改造工程 2017年,陳岸南在河源創新大賽中獲得了二等獎,隨著性能和知名度不斷提升,紫金鐵鍋如今供不應求。 2021年,陳岸南的鐵鍋制造工廠完成了部分升級改造工程——內部空間更為寬敞,生產設備也在陸續入場安裝和調試。陳岸南興奮地向記者介紹,新廠房的改造耗時7個月,是一條生產流水線。“沒有改造以前,我們月產量只有幾百,一年產值就300萬元左右。現在改造以后,我們的產量一個月就可以達到3000個,年產值可以達到2000多萬元。” 紫金鐵鍋的暢銷也帶動了周邊的群眾就業、增收。乘著政策的東風,陳岸南正努力通過更新設備、改進技術、增加產品、豐富產品種類等措施,重新擦亮紫金鐵鍋的名優品牌。 “紫金鐵鍋,是我們紫金人民的一張名片,也是我們河源市的名片。人生要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我希望培養我小孩,把這個技術慢慢傳承下去,把這個產業再升級,繼續完善。”陳岸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