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无尽,26uuu欧美日韩国产,特级毛片s级全部免费,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無障礙    長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開 規章庫

紫金縣人民政府辦公室政府信息公開

索引號: 11441621007267402E/2025-00092 分類: 國民經濟管理、國有資產監管、通知
發布機構: 紫金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成文日期: 2025-04-17
名稱: 紫金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紫金縣2025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文號: 紫府辦〔2025〕1號 發布日期: 2025-04-24
主題詞:
【打印】 【字體:    

紫金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紫金縣2025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發布日期:2025-04-24  瀏覽次數:-

各鎮人民政府,縣有關單位:

  經縣人民政府同意,現將《紫金縣2025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縣自然資源局反映。

  紫金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年4月17日  

紫金縣2025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為切實做好我縣2025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減少或避免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我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意見》《河源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河源市2025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河府辦〔2025〕4號)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全縣地質災害概況

  (一)地質災害基本情況。我縣地質災害呈點多、面廣、規模小、危害大等特點。截至2025年2月28日,全縣在冊地質災害隱患點198處(其中大型及以上42處,中型88處,小型68處,見附件1),受威脅人口20884人,潛在經濟損失35466.4萬元。

  (二)發育、分布特征及成災規律。我縣地質災害具有突發、多發、同發等特點,時空分布特征明顯。每年汛期(4—10月份)是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多發、易發期,每年的枯水期(1—3月、10—12月)是地面塌陷的易發期。在空間上,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主要分布在花崗巖風化土層覆蓋區及沉積巖風化松散巖土覆蓋區。

  (三)發生災情險情概況。2024年全年發生地質災害險情8起,地質災害發生率比往年偏高,但未造成人員傷亡及較大經濟損失。

  2024年全縣新增地質災害隱患點3處,分別為紫金中學崩塌群地質災害隱患點、紫城鎮紫城第二中學崩塌地質災害隱患點、龍窩鎮竹徑小學地質災害隱患點;中型地質災害隱患點升級大型地質災害隱患點1處,為水墩鎮水口村田心小組甜美坑崩塌地質災害隱患點。核銷大型及以上地質災害隱患點7處。

  二、2025年天氣氣候趨勢預測

  預計2025年我縣氣溫偏高,年平均氣溫21.5~22.0℃,較常年同期偏高0.5~1.0℃;降雨量與常年基本持平,年平均降水量為1600~1800毫米。氣象災害主要表現為:前旱后澇,階段性與局地性氣象災害較為突出,暴雨災害較重,高溫熱害強,臺風影響較大,需特別關注“龍舟水”和后汛期臺風暴雨。

  氣溫和降水預測:2025年2月,全縣大部地區氣溫偏低0.1~0.5℃,降水偏少3~5成。春季(3—5月)氣溫偏高0.5~1℃,降水偏少2~3成。夏季(6—8月)氣溫偏高0.5~1℃,降水偏多1~2成。秋季(9—11月)氣溫略偏高0.1~0.5℃,降水偏多1成左右。

  暴雨預測:汛期內我縣暴雨日數略偏多,降水集中期(“龍舟水”)及臺風可能帶來極端強降水。

  臺風預測:預計登陸或嚴重影響我省的熱帶氣旋有5~6個,其中影響我縣的有2個左右,接近常年,強度略偏強。

  2025年我縣降雨量主要集中在汛期(4月—10月),尤其是4—7月是強降雨集中期,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易發期;受臺風氣候影響,可能有暴雨或大暴雨等強降雨天氣,臺風期間也是地質災害的易發期;常年小地震頻發,對地質環境破壞較大,可能發生崩塌、滑坡、地面沉降、地裂縫等次生地質災害,地震期間也是地質災害的易發期。因此,我縣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期包括汛期、臺風期間及地震期間。

  三、2025年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根據2025年降雨、臺風趨勢預測,結合近年來全縣地質災害發生情況及全縣地質災害隱患點分布特征,預計2025年全縣地質災害類型仍然以崩塌、滑坡和地面塌陷為主,地質災害的數量、規模及危害總體上與常年持平。具體預測如下:

  1.地質災害易發、頻發期。崩塌、滑坡、泥石流易發、頻發期與集中降水期基本一致,一般出現在4—9月份,可能形成群發性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期;1—2月份及10—12月份枯水期,應注意防范地面塌陷地質災害。

  2.地質災害高發、群發區。我縣地處花崗巖風化土層覆蓋區及沉積巖風化松散巖土覆蓋區,崩塌、滑坡高發易發,主要分布于東南部的水墩、龍窩、蘇區、南嶺及北部的紫城、黃塘等鎮,具有突發、群發、同發等特點;我縣地質災害致災點多集中在村鎮居民區及礦山活動密切地區,與削坡建房及工程建設等密切相關,山區人多地少,居民建房屋多依山削坡而建,存在大量削坡建房風險點。村鎮居民削坡建房地帶、礦山活動區及交通建設區段可能出現崩塌、滑坡、泥石流突發、群發現象。

  3.地質災害主導、誘發因素。削坡建房、公路開挖及采礦活動等破壞地質環境的工程建設活動仍然是地質災害主導因素。長時間強降雨或暴雨、地震、山塘水庫蓄排水是地質災害誘發因素,當連續降水達到150毫米(長時間降雨)或日降水達到80毫米以上(暴雨)時,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可能性較大;當連續降水達到200毫米(長時間強降雨)或日降水150毫米以上(大暴雨)時,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的可能性極大。

  4.規模及危害對象。我縣地質災害仍然以中小規模為主,危害對象主要為村鎮居民、中小學生等,村鎮居民及中小學生是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的主要對象,學校、居民點等是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督查重點單位。

  四、重要地質災害預防區、地段、隱患點

  根據地質災害成災規律,結合我縣地質環境條件及人類工程活動強度,我縣2025年地質災害重點防范區段包括地質災害易發區、削坡建房現象嚴重的村鎮居民點、交通干線、重大設施沿線采礦活動區等區域。

  (一)重點防治區

  1.黃塘、九和、瓦溪、紫城、中壩、敬梓鎮崩塌、滑坡、地面塌陷高易發區,龍窩、蘇區、南嶺、水墩鎮崩塌、滑坡高易發區;

  2.鳳安、藍塘、好義鎮崩塌、滑坡中易發區;

  3.柏埔、義容、上義鎮崩塌低易發區。

  (二)重點防范的交通干線

  1.河源—紫金公路附城段和黃塘段[G355線K767+000~K781+800(縣城—茜坑)14.8km(附城段)、G355線K781+800~K816+990(茜坑—官田)35.19km(黃塘段)];

  2.烏石—水墩公路段[X170線K0+000~K25+630(升平村—水墩圩)25.6km];

  3.紫金—南嶺公路段[G236線K1189+000~K1231+000(福船崗—蘇區圩鎮)42km、S337線K139+850~K150+350(黃坑橋路口—蘇區鎮)10.5km、X123線K0+000~K3+000(黃坑橋路口—南嶺圩)3km]。   

  (三)重點防范的中、小學校

  紫金中學、紫城第二中學、紫城鎮第五小學、上義鎮招元小學、龍窩鎮竹徑小學、龍窩鎮琴口小學等6所尚未完成地質災害工程治理的學校,其余18所已完成地質災害工程治理但未核銷的在冊地質災害隱患學校為次重點防范校區。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防治責任

  各鎮、各有關單位要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及早全面部署2025年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要切實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制,明確具體負責人,做到領導到位、任務到位、人員到位、措施到位、資金到位。各鎮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和相關部門負責人要認真履行職責,周密部署,靠前指揮,快速反應,積極應對。各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必須按照防災責任制的要求,制定應急防災預案,落實所在地區、主管部門和相關單位的責任,并明確專人負責。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做好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和監督工作,各鎮人民政府和住建、交通運輸、水務、應急、教育、旅游、財政、氣象、供電等主管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見附件2)組織做好轄區內或各自相關行業地質災害隱患排查、監測、治理等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二)加強動態巡查,夯實防災基礎

  各鎮、各有關單位要重點加強各轄區、各系統內的地質災害隱患風險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復查的動態巡查工作。縣自然資源局要加強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管理工作,動態更新完善省地質災害隱患點排查數據庫管理系統的有關信息,對納入數據庫管理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均要制定完善應急預案,落實防范措施,明確責任人,發放明白卡,豎立警示牌,確保隱患點周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及時在管理系統中核銷通過工程治理、搬遷避讓等防治措施后已經消除威脅的原有地質災害隱患點及因其他原因已經消除威脅的地質災害隱患點。

  (三)加強監測預警,開展值班值守

  自然資源部門要聯合當地氣象部門,做好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特別是強降雨過程的地質災害實時預報,進一步完善地質災害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確實做到早預警、早準備、早撤離,最大限度避免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對發生地質災害災情險情或社會熱點關注的事件,縣自然資源局應迅速組織有關專業技術人員開展調查,編制應急調查報告。要嚴格落實24小時專人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發生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的地質災害或者出現重大以上險情,必須在接到信息的30分鐘內上報縣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辦公室,1小時內書面形式速報,并及時續報搶險救災進展和災情險情變化,保證數據準確、及時,做到不瞞報、不漏報、不錯報。

  (四)加強工程監管,嚴控削坡建設

  各鎮、各有關單位要嚴格執行地質災害防治“三同時”制度,嚴格依法監督建設活動,發現違法行為應及時制止和查處,督促整改,從源頭上嚴控人為新增地質災害隱患。統籌做好農村住房集中建設工作,要依據國土空間規劃及有關要求,做好地質災害風險評估工作,避開地質災害危險區和地質災害易發點,科學確定農村住房集中建設選址,各行業主管部門要集中力量對轄區內削坡地段重點開展排查,深入開展削坡建房風險排查整治工作,消除或有效降低削坡建房風險。針對工程建設削坡產生的地質災害安全隱患,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要依法責令施工單位立即停止削坡行為,督促項目工程建設單位聘請有資質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機構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對經評估認為可能引發地質災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質災害危害的建設工程,按照“誰引發、誰治理”的原則,應當要求配套建設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并依法予以監督。

  (五)加大資金投入,持續推進隱患治理

  加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資金投入力度,為地質災害調查、評估、監測、搬遷、治理、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及信息平臺體系建設等提供必需的工作經費,確保地質災害防治和應急工作有序開展。多方籌集資金,加快地質災害隱患點搬遷與治理工作,因自然作用形成的地質災害治理,由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組織實施,要積極做好申報立項,爭取上級財政防治資金;因工程建設等人為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隱患依法由業主單位和行業主管部門承擔治理和監管責任。

  (六)加強宣傳培訓,普及防災知識

  各鎮、各有關部門要結合“防災減災日”“地球日”“土地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采取舉辦培訓班、媒體播報、發放宣傳材料、現場講解防災避災知識等多種方式,加強法規政策和防災減災科普知識的宣傳普及,不斷提升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防災避險的意識和能力。要加強業務和技能培訓,不斷提高基層地質災害防治管理人員有效應對突發地質災害的技能。要加強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尤其對威脅人數在100人以上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要組織開展受威脅對象參與的應急避險演練。

  (七)強化應急準備,提升處置能力

  各級人民政府是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責任主體,自然資源、財政、應急、教育、水務、交通、住建、旅游、生態環境、氣象等有關部門應按照“政府領導,部門聯動,屬地負責”原則,切實加強對本系統地質災害的監測預防、綜合治理與應急管理工作。各鎮要配備人員和必要的交通、通信、搶險救災等地質災害應急裝備,落實人員經費,確保各項工作正常開展 。

  各鎮人民政府要抓緊修訂、完善轄區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及應急響應工作方案,完成鎮級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修訂工作。對于重要地質災害危險點,要制定單點地質災害防災避險預案,并向社會公布。抓好突發地質災害應急的各項準備工作,一旦發生重大地質災害災情或險情,應及時啟動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出現緊急險情,當地政府應采取果斷措施,及時組織受威脅群眾轉移避讓,并保障臨時避災群眾的基本生活條件。各有關部門應當按照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分工,做好相應的應急工作,根據需要組織開展應急排危除險,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力爭全縣實現“零傷亡”目標。

  附件:

  1.紫金縣地質災害隱患點統計表

  2.責任單位工作職責清單

  附件1

  紫金縣地質災害隱患點統計表

序號

鎮別

數量

1000人以上點

100至999人點

10至99人點

10人以下點

100人以上點名稱

1

紫城

29

3

8

7

11

升車墩排、中山高級中學、紫城鎮中學、白溪三村、紫城二中(兩處,其中一處新增未治理)、紫金中學(新增)、石坑小學、炮竹廠、紫城鎮第五小學、新達四街

2

中壩

5

0

1

3

1

中壩中山中學

3

敬梓

1

0

0

1

0


4

水墩

27

0

7

14

6

水口小學、秋溪小學、四角樓、光遠樓、高段排、水墩政府后山、甜美坑(升級)

5

龍窩

50

2

3

27

18

琴江中學、龍窩二中、琴口小學、老公路凹、竹徑小學(新增)

6

蘇區

24

1

2

17

4

永坑小學、永光小學、圩鎮長排坑

7

南嶺

14

0

1

4

9

南嶺中學

8

瓦溪

5

1

3

1

0

紅光坪上、陶窩塘、上瀨小學、瓦溪二中

9

九和

4

0

0

3

1


10

藍塘

3

0

3

0

0

鄧纘先、藍塘二中、告坑小學

11

鳳安

2

0

0

1

1


12

好義

2

0

1

1

0

好義中心小學

13

上義

4

1

2

0

1

中心小學、居委石角嘴、招元小學

14

黃塘

18

1

0

7

10

黃屋嶂

15

柏埔

0

0

0

0

0


16

義容

10

0

2

2

6

禾笛里、下告村大排安置點

合計

198

9

33

88

68


  附件2

  責任單位工作職責清單

序號

責任單位

工作職責

1

各鎮人民政府

(1)負責安排、落實轄區范圍內地質災害隱患及削坡建房點的排查、巡查、檢查和監督管理工作,在重點防范期內應當加強對人口集中居住區、風景名勝區、工礦企業所在地、交通干線、水庫、水電站和山塘等地質災害隱患的排查、巡查和檢查力度,發現險情及時處理和報告,做好監測記錄。

(2)負責推進轄區范圍內地質災害的群測群防工作,建立健全群測群防網絡體系和監測網絡。

(3)負責組織督促轄區范圍內已經明確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測工作。在地質災害隱患點危險區設置明顯的警示標識牌,明確防災責任人和監測責任人,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危險區群眾發放的“防災明白卡”和“避險明白卡”要及時到位,做到一點一預案;禁止任何單位或個人在地質災害危險區內進行爆破、削坡、開展工程建設以及從事其他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的行為。

(4)負責轄區內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培訓、演練,壓實和發揮村級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

(5)負責完成轄區內因地質災害導致的危房調查、統計和上報工作。

(6)地質災害險情、災情一旦發生,負責收集地質災害發生的災情、險情,按照《地質災害報告制度》的要求,啟動應急預案的,應當按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要求,立即啟動相應級別的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及時將災(險)情向有關部門報告,迅速組織群眾及其他人員撤離到安全地帶,并進行妥善安置。情況緊急時,可以強行組織避災疏散,努力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7)負責解決本轄區內地質災害工程治理項目涉及土地、山林、青苗、道路等涉農問題的處理。

(8)編制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和防災應急預案。

(9)加強地質災害工程治理工作,爭取建立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資金;發動群眾自籌資金對地質災害危險性小、規模小的地質災害點進行自行治理和指導。

(10)嚴格宅基地審批,宅基地選址要符合國土空間規劃,避免在潛在地質災害隱患區審批新的宅基地。

2

縣自然資源局

(1)負責全縣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組織協調開展因自然因素引發的地質災害安全隱患的排查、巡查、檢查、監測和監管,建立隱患點臺賬,督促落實防災措施和責任人等群測群防工作。

(2)承擔地質災害的有關日常工作;推進地質災害預報預警體系的建立、落實健全應急值守制度和災情速報制度,按有關規定報告地質災害災情、險情,開展應急調查。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進行地質災害應急調查,界定地質災害防治責任,提出應急防治措施。

(3)負責收集、分析災情、險情信息,會同縣氣象部門發布地質災害預報預警信息;配合縣有關部門做好地質災害搶險、救助的部署、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

(4)按有關規定報告地質災害災情、險情、應急調查和處置結果;會同相關責任部門開展地質災害調查、指導地質災害險情的動態監測。

(5)組織協調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質災害調查、監測和防治及地質災害項目的申報、治理。組織、協調地質災害項目治理的竣工驗收,并指定單位對治理工程負責管理和維護。

(6)指導建立地質災害群專結合的監測體系和建設群測群防網絡,負責督促全縣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培訓、應急演練工作。

(7)監督各工程單位在工程規劃或動工之前開展建設項目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的建設項目,依法要求建設單位在申請建設用地時提供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未做相關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的建設項目依法應不予辦理用地手續。

(8)在編制、審核國土空間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以及其他項目規劃方案時,應當充分考慮地質災害防治的要求,開展規劃區域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將地質災害防治規劃作為其組成部分,從源頭上避免和減輕因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

(9)修訂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報縣人民政府批準后公布實施。

3

縣發展和改革局

(1)可行性研究報告未包含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結果的,不得批準其可行性研究報告。

(2)負責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項目的立項審批。

4

縣教育局

(1)負責組織指導、督促各鎮和縣直學校對危及學校安全的地質災害(含建設活動中引發的地質災害)進行排查、巡查、檢查和監管,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做好學校范圍內地質災害的報告工作。

(2)負責組織指導、督促各鎮和縣直學校按規定配合職能部門做好危及學校安全的地質災害治理工作。

(3)負責組織指導、督促各鎮和縣直學校開展校區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群測群防工作,督促責任單位在地質災害隱患點危險區設立明顯的警示標識,落實防災責任人、監測責任人、應急預案。

(4)負責組織指導、督促各鎮和縣直學校督促責任單位負責的新建學校項目開展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經評估認為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的建設項目,要依法落實與主體工程建設配套的地質災害治理工程。

(5)負責組織指導、督促各鎮和縣直學校對師生進行地質災害知識的宣傳培訓工作,參與配合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工作。

(6)負責組織指導、督促各鎮和縣直學校做好學校范圍內地質災害事件的報告工作,配合職能部門做好調查處理工作。

5

縣公安局

(1)負責組織、指揮公安機關維護災區社會治安,參與突發性地質災害搶險救災,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置因地質災害引發的群體性治安事件,做好進出災區道路和災區內交通疏導及管制工作。

(2)協同有關部門做好地質災害區域受災群眾的轉移和臨時安置工作。

6

縣財政局

(1)負責按國家和省、市、縣有關規定建立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資金,做好財政專項預算。

(2)協助自然資源部門做好申報上級地質災害防治資金申請工作和分配下達省級地質災害防治資金工作。

(3)會同自然資源部門對地質災害項目專項經費使用的監管。

(4)負責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設計、施工等工程造價評審工作。

7

縣城鄉和住房建設局

(1)負責指導各鎮人民政府開展農村削坡建房風險點的排查及整治,建立隱患點臺賬,督促落實整治措施和責任人等。

(2)負責督促和檢查項目業主在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環節應當考慮的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結論。對評估認為可能引發地質災害或者有可能遭受地質災害危害的建設工程,項目業主必須依法配套建設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否則住建部門不得核發建設工程施工許可。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設計、施工和驗收應當與主體工程的設計、施工、驗收同時進行,依法監督已辦理施工許可的地質災害治理工程。

(3)住建部門依職能對建設工程加強監督管理。一旦發生險情或災情,及時趕赴現場,配合相關部門搶險救災。

(4)負責建設工程地質災害事件的報告。

8

縣交通運輸局

(1)負責組織和督促縣公路部門及各鎮對轄區內的國省道、農村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圍內的地質災害隱患進行排查、巡查、檢查、監測等地質災害隱患群測群防工作。

(2)負責組織和督促縣公路部門及各鎮在管轄范圍內地質災害危險路段設立醒目的警示標識,落實地質災害防災責任人、監測責任人,并依法采取封閉危險路段的措施。

(3)負責督促和檢查項目業主在立項、設計、建設等環節充分考慮和利用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結果,對評估認為可能引發或遭受地質災害危害的建設地段,應依法要求項目業主落實管理職責,進行地質災害治理,并納入工程驗收工作中。

(4)負責監管轄區交通公路管養范圍內地質災害事件的報告,督促協調交通公路部門按職責治理危及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地質災害的治理。

9

縣水務局

(1)負責組織對山塘水庫、水電站地質災害隱患的排查、巡查、檢查、監測。落實重要水利設施地質災害隱患點防災預案的編制,開展地質災害隱患的群測群防工作。

(2)負責督促相關單位落實水利工程地質災害點的防災責任人、監測責任人,在地質災害危險區設立明顯的警示標識,督促責任人及時治理災害隱患。

(3)負責督促項目業主落實水利工程項目設計、建設中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和相應治理方案,并將防治效果納入工程驗收和評價工作中。

10

縣農業農村局

(1)負責組織開展全縣農業農村系統及設施農用地的地質災害隱患的排查、巡查、檢查,督促責任單位在地質災害隱患點危險區設立明顯的警示標識,落實地質災害隱患點防災責任人、監測責任人,監測措施、應急預案。

(2)防止在建的農業農村工程引發新的地質災害隱患,建成的農業農村設施應加強在汛期間的巡查監管工作。

(3)負責監督各鎮宅基地審批,避免在地質災害隱患區審批新的宅基地。

11

縣文廣旅體局

(1)負責組織全縣旅游景區、景點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2)負責組織對全縣旅游景區、景點的地質災害隱患進行排查、巡查、檢查、監測和監管,劃定地質災害危險區域,設立明顯的警示標識。

(3)督促轄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治理。

12

縣衛生健康局

(1)負責重大地質災害發生區的衛生資源調度,組織力量及時搶救傷病員,做好災區防疫工作,防止災區疫情、疾病的傳播、蔓延。

(2)及時向縣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報告醫療救助和防疫情況。

13

縣應急管理局

(1)指導全縣各類地質災害防范工作,負責組織、協調救災工作。

(2)統籌組織調運救災物資,協助災區所在鎮人民政府及時設置避險場所和救濟物資供應點,組織轉移、安置和救濟受災群眾。

(3)核定和報告災情,及時向縣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報告受災群眾救助和安置情況。

(4)監督和管理對救災款物分配、發放的工作,做好地質災害救濟經費項目的申報工作。

(5)督促礦山企業做好安全生產工作、開展尾礦庫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

14

縣林業局

(1)負責指導督促各鎮開展風景林區、生態林區、經濟林區、防護林區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2)負責組織開展管轄區域林地范圍內地質災害隱患的排查、巡查、檢查,督促責任單位在地質災害隱患點危險區設立明顯的警示標識,落實地質災害隱患點防災責任人、監測責任人、監測措施、應急預案。

15

市生態環境局紫金分局

(1)在擬訂并組織實施全縣環境保護規劃和計劃時,把地質災害影響作為重要內容。

(2)參與、協助有關部門調查因地質災害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事件。

16

縣氣象局

(1)負責及時發布氣象監測、預報、預警信息,協同相關部門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信息。

(2)根據地質災害防范工作需求,負責提供氣象相關信息,分析、預報未來降雨和天氣狀況,并及時向縣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報告。

17

紫金供電局

(1)負責對產權范圍內配電設施、變電站周圍及輸配電線路兩側地質災害排查、監測、治理等防治工作。

(2)負責地質災害區域產權范圍內電力設施緊急搶修,確保電力可靠供應。


   相關鏈接:一圖讀懂《紫金縣2025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